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 +86 025 85783777

行业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查看详情
零部件净利润不增反降 折射出哪些信息
发布时间:2016-05-30 20:04:01    点击数:

 来源:中国汽车报
 20160530080457979.jpg 


日前,《中国汽车报》 记者统计了90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2015年年报数据。结果显示,2015年,90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为4286.39亿元,与2014 年的4000.46亿元相比,同比增长7.15%。净利润(本版“净利润”指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表现不佳,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原材料上涨、商用车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下,90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总净利润同比下滑13.86%,至232.80亿元。

汽车零部件企业净利润不增反降 折射出哪些信息

■ 净利润率降至5%

2015年,我国汽车行业进入增速放缓的新常态。去年,零部件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与2014年(201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7%,净利润同比增长29.87%)相比差距很大,净利润不增反降,降幅超过10%。
20160530080442900.jpg

具 体来看,90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中有57家营业收入增长,占统计数量的63.33%,其中15家公司同比增长超过20%。净利润方面,有47家上市公司 实现增长,占统计数量的52.22%,其中,同比增长超过20%的有22家。2015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公司数量与2014年的统计数据相比有一定 差距,2014年七成以上的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记者整理了90家零部件上市 公司2011~2015年的业绩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1~2015年,零部件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呈增长趋势,由2011年的2936.39亿元增 长到2015年的4286.39亿元。与营业收入的高歌猛进相比,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则起起伏伏,2014年达到最高值270.25亿元,2015年 却下滑至232.80亿元。

综合分析,90家零部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率在2011~2014年间均为6%及以上,2011年和2014年都 达到了7%,但2015年却下降至5%。这说明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变弱,在增速放缓、整体行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零部件上市公司迫切需要转型 升级,谋求提升盈利能力的新思路、新方法。

■ 市场低迷拉低业绩

2015年,商用车市场的低迷不振导致很多发动机企业业绩不 佳。90家上市公司中,以发动机为主营业务的斯太尔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滑幅度最大,分别下降53.21%和2063.87%。年报显示,受柴油机行业形势 不佳和排放法规变化影响,2015年斯太尔调整了产品装配生产线的投资方案,导致去年年底未能具备年产3万台(双班)柴油机的装配能力,而且高性能柴油发 动机板块正处于建设期,尚未取得正式订单,2015年斯太尔发动机板块亏损5792.38万元。

汽配微信标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