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 +86 025 85783777

行业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查看详情
互联网+物流:电商物流异军突起
发布时间:2015-11-11 15:29:43    点击数:

 

互联网+物流:电商物流异军突起

2015-03-21 天地汇供应链 天地汇供应链

来源:阿里研究院


一、电商物流异军突起

互联网+物流正在技术、设备、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改变传统物流业的运作方式和效率水平。特别是在电商物流领域,受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拉动,电商物流已出现全新面貌。


二、我国物流行业的困境

经过过去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物流大国。铁路货物发送量、铁路货物周转量、港口吞吐量、道路货运量、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里程等均居世界第一,航空货运量和快递量居世界第二。物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最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之一。2014 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跃居世界第一,同比增长52%,最高日处理量超过1亿件,业务量从2006年的10亿件增长到2014年的140亿件,自20113月以来,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连续46个月累计同比平均增幅超过50%。

但总体而言,我国物流增长方式相对粗放,亟待“转型升级”。我国不是物流强国,物流业发展粗放,总体滞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根据世界银行的物流能力指标(LPI),我国物流能力领先于其他“金砖国家”及与我国有相似资源禀赋的亚洲国家,但明显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表现在:

一是物流系统性不强,网络化程度低,呈现分散、独自发展的态势,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较弱。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完全形成,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滞后,不同运输方式难以进行合理分工和有效衔接,沿海和内陆集疏运体系不配套,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信息不共享,交通运输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不高;海铁联运比例不到 2%(发达国家已达 20%);一些物流需求不旺的地方盲目大量兴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造成闲置;而物流需求旺盛的区域如北、上、广等省市物流企业面临拿地困难;地仓储设施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部门,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托盘标准不统一,不能一贯化运作;地方保护、部门封锁比较严重,工商、税收、土地、交通等方面存在一些阻碍和限制分支机构设立和经营的问题。

二是与制造业、农业、商贸联动不足。 物流速度慢、成本高、渠道不畅、模式陈旧已经成为制约制造业由大变强、解决三农问题、商贸服务和电子商务持续发展的瓶颈。

三是国际化能力不强。与我国高增长的国际贸易相比,物流业尚未形成与之相配的全球物流和供应链体系,国际市场份额很低,进出口所需的物流服务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国外跨国物流企业。我国与 200 多个国家建立起了贸易联系,但国内没有一家物流企业能够提供全球送达业务。

四是物流业整体创新能力弱。物流业企业创新动力不强,研发投入很低,商业模式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滞后,尚未进入以创新引领的发展阶段。

五是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公路、航空、铁路、水路等运输方式的资源、能源、土地等消耗和大规模排放问题突出。无效运输、不合理运输、过度包装等问题严重;超载、超速造成的严重人身安全和货物损害事故经常发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重大损失。

我国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低科技含量”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难以为继,需要利用新技术、互联网思维、模式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打造物流的“升级版”。


三、“互联网+”与物流发生的“化学反应”


1、互联网、大数据升级物流的“指挥系统”

首先,在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上, 随着手持终端设备的开发和移动互联网 APP应用的不断成熟,使物流企业内部运作信息同步,分拣中转、装卸运输、揽收派送等环节更加协同有效。其次,大数据应用使物流企业之间,电商与物流行业之间形成联动机制。例如, 菜鸟网络的天网预警雷达和物流路径优化是典型应用,菜鸟是电子商务物流开放数据平台,在电商销售旺季,一方面,菜鸟通过销售数据预测订单产生规模、地点、 物流路径, 指导物流企业提前配置资源, 缓解物流压力;另一方面, 菜鸟根据物流压力运输指导电商商家调整营销策略,从货源端减少物流系统压力。目前菜鸟天网预警雷达的预测准确率达 95%以上,让物流公司实时掌握整张物流网络每个环节的“未来包裹量预测”和“繁忙度实况预警”。


2、互联网让物流变得更“聪明”

物流的过程,是社会产成品从厂商转移到消费者的过程,互联网改变的不仅是物流的“动”,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少动”甚至“不动”,这背后是商品流通体系潜移默化的转型升级。首先,智能分仓技术将改变现有物流模式,做到货物“不动”数据“动”,大幅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数据预测将指导商家进行库存前置,包括品类、 规模、地域, 以成本最低的方式提前运输到消费地,待消费者下单后,再从最近的电商仓储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做到“订单未下,物流先行”。其次,互联网带来产业布局、城镇化的改变。 C2B 模式、淘工厂等新事物的出现,标志着由消费者驱动的个性化制造正在崛起。 2 年,全国出现了 200 多个淘宝村,19 个淘宝镇,培育了大量的网商、服务商,带动了当地制造业的兴起,吸纳了周边大量劳动力就业,形成了新的产业聚集、新型的城镇化,也标志着依靠工业经济下大零售、大生产为基础的产业布局正在改变。第三, 互联网带来三四线城市、农村消费的变化,扩大了物流覆盖半径和纵深。电子商务缩小了城乡差距,使农村用户在网上也可以买到与大城市居民同样的商品、快递送到家门口。互联网带来生产、消费、物流的改变会构筑新的商业流通体系。


3、新模式不断涌现

物流是一个不断接力的过程,是社会资源实现合理调配的过程, 互联网让社会信息从不对称变得对称, 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物流社会化应用日新月异,从亚马逊推出的出租车顺路送货,到 DHL 在瑞典试点的众包模式“路人送货”,这些都是典型案例。同时, 物流智能化趋势也很明显,在运输环节, UPS Google, DHL和国内的顺丰都自行开发了载货无人机,德国甚至已经开始投入应用;在仓储环节,亚马逊的 KIVA 拣货机器人标志着电商仓储管理已经进入新时代;各国配送机器人项目也在研发中。


四、“互联网+”时代下物流的未来

未来 3-5 年,随着高速铁路、大型高速船舶、绿色航空、新能源汽车、智能交通、智能仓储、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技术,特别是“物联网、下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科学技术等在物流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互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将与物流业深度融合,让物流更加“智慧化”、“智能化”,这些都会对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促进作用。

与之相应,政府管理部门、物流企业也要学会用“互联网思维”思考,不断优化行业的管理、运营、市场等各环节,用“互联网+”的“天网”改变物流“地网”格局,构建高效透明、信息对称、价格公开的社会化现代物流体系。


小结:面向未来的互联网经济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互联网的发展迎来了新节点:从过去 20年信息和互联网产业本身的发展,到逐步向实体经济渗透,实体产业通过被网络化被吸纳入互联网的经济范畴,从而构成了一个全新的经济形态——互联网经济体。

\

过去十年,我们看到, 作为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互联网经济,极大地扩大了消费需求和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带动就业,直接带动经济增长;推动了中国传统流通业、制造业、出口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孕育了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自主创新的基因,广泛培育了创业者和小微企业主的企业家精神,创造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局面。

未来,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广泛渗透, 互联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更加明显。2014 7 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的数字化转型:互联网对生产力与增长的影响》预计,2013 年至 2025 年,互联网将帮助中国提升 GDP 增长率 0.3-1.0 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在这十几年中,互联网将有可能在中国 GDP 增长总量中贡献 7%-22%。同时,互联网经济不是一个靠刺激内需的短期投资思维,而是内生驱动的经济体,是解决中国经济长期发展问题的新范式。

从国际竞争来看, 与传统的工业经济相比,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经济的生产要素、基础设施、经济形态、竞争规则都在发生重大转变。在全球市值最大的五家互联网公司中,中国占了两家。在新的国际竞争形势下,中国有可能实现“换道超车”,取得先机,甚至成为规则制定者。例如,在电商领域,淘宝交易规模早已超过美国 ebay 和亚马逊总和;在交易支付领域,新兴的中国互联网支付平台--支付宝已经具备与国际支付巨头Visa Master 同台竞争的能力。只需政策得当,中国企业就可以在互联网经济的国际版图上拥有话语权。

作为互联网经济的开拓者和领头羊, 阿里巴巴集团去年 9 月份在美上市,获得了全球投资人的普遍信任。这是全球投资者对中国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创新发展的“投票”,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经济治理环境的“投票”。作为一家生于杭州、长于杭州的中国企业,我们为此备感自豪,并深深感恩于中国 30 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实践。同时,作为这一世界级零售平台和大数据平台的运营者,由于关涉到亿万消费者的消费品质,千万中小企业、创业者的生存发展以及创业者家庭的生计,更使我们对未来充满敬畏,对自身的责任所系不敢稍懈。我们将持之以恒、兢兢业业,为互联网时代中国经济在全球的竞争力,做出我们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