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 +86 025 85783777

行业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查看详情
商用车与零部件年会聚焦后市场后市场走势
发布时间:2015-11-10 16:06:52    点击数:

 

商用车与零部件年会聚焦后市场后市场走势
 全国商用车维修配件发展管理中心揭牌
\

    2015年1月24~25日,“全国商用车维修配件发展管理中心”揭牌仪式,暨全国商用车配件产销联合会2014年年会在广西南宁举行。    
    会议分别以主题论坛、专题会议、分组讨论、会议总结形式进行。汽车后市场大变革趋势成为与会者的共识,"拥抱汽车后市场大变革时代"贯穿始终。
    经济“新常态”及商用车后市场发展探讨
    “新常态”成为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祝宝良主任,根据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和新常态的特殊国家经济运行阶段,做出《2015年经济发展和政策取向》的研析与判读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他提出,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增速从10%降至7%左右;服务业、新兴产业、消费率提高;改革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出现财政金融风险等众多挑战。演讲中,祝主任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2014年以来的主要调控政策措施,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
    中国商用车信息联谊会副会长王建业《2015年重型卡车发展与后市场发展探讨》的专题报告,从中国经济形势走势,2014年重卡及零部件市场的解析,影响重卡发展的几大重要因素进行讲解。2014年对重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政策更是多达13项;重卡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技术、专用化程度、品牌和节能减排;未来的物流运输车、渣土车、城市保障多功能车,及后市场将是未来发展的四大平台。预计零部件销售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11%的增长率,到2015年零部件销售收入可达3.2万亿。
    通过两位专家的解读,使与会者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及商用车后市场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为企业后期的发展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汽车后市场电商是大势所趋
    电子商务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又一个关键词。汽车后市场互联网服务企业如:养车无忧等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发展。全国商用车配件产销联合会一直致力于商用车后市场电商平台的研究、开发,由秘书处领衔的实施方案,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一方面解决制造商到终端的营销,一方面联合培育线下综合服务渠道,即O2O模式,是为产销联合会骨干零部件企业、骨干经销企业在汽车市场大变革时代实现市场突围而量身定做的垂直开放电商平台。目前,已经同多家骨干经销商企业合作,在开发线上平台的同时、正在布局线下体系。
    作为此平台的合伙人,原联想集团副总裁、中驰汽配电子商务公司总裁张后启,在此次年会主论坛上,对商用车行业垂直电商平台的建立, 电商对后市场商业模式产生的冲击,后市场电商的三类模式等进行专业解析。互联网正在颠覆汽车行业,汽车成为电脑、移动终端。电商推动了商业模式创新保准,实现成本结构的显著优化。电商对未来商业模式的冲击尤其体现在流通环节、制造业整合、技术创新和服务业上;对汽车行业的影响体现在:厂商将更加注重产品组合数据、多品种小批量、CELL生产线,提供全行业公共“供应链服务”的平台模式将更加注重大范围经济、个性化订单、订单汇集的功能,终端消费者将更加侧重标准化产品比价、满足个性化需求。商用车行业的电商平台将使厂商直面终端。
    利用电商,也是整车、主机企业拓展汽车后市场的主要手段。在25日的“商用车、发动机企业组”分论坛上,10家整车、主机厂企业也对其目前的OES销售和备品销售进行经验分享,对于企业是如何结合电商、手机、移动互联等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进行探讨。电子商务在汽车后市场炙手可热,从整车主机厂,到零部件生产厂和经销商,很多企业都在践行着自己的电商模式,都在积极的探索,显然汽车后市场电商是大势所趋。
    《指导意见》落地 “全国商用车维修配件发展管理中心”落户联合会
    十部委《指导意见》的出台是2014年汽车后市场政策的焦点。具体贯彻工作由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配件工作委员会牵头,产销联合会凭借服务行业二十多年的社会影响力,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配件工作委员会通力合作,联合成立“全国商用车维修配件发展管理中心”,以使《指导意见》在商用车领域优先启动服务改革。管理中心日常工作由产销联合会负责。
    年会主论坛上,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配件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魏同伟做了《新政策、新格局、新机遇》的发言。对《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意义、实施的关键点,新政带来的机遇、战略实施步骤及综合支持方面进行讲解。《指导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政府职能和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发生深刻转变,不仅将汽车维修行业定位民生服务业,还确定同质配件地位,对于破除技术、产品垄断都得到了政策的鼓励。未来后市场电商、渠道扁平化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消费者自主选择性更强,品牌和质量的认知度更高,服务要求提高,都是新政带来的机遇。对于《指导意见》落地的具体实施步骤,魏总由统一维修配件编码开始,到强化质量标准、推行检测认证,创建放心汽配品牌、推广行业认证商标,全国汽配件打假保优和物流平台、市场支持、综合支持等方面有序推进讲解,最终达到全程实施推进的效果。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配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孟祥华,对同质配件的概念和价值进行讲解,并以中国的CCC认证和欧盟的e-Mark认证、北美的汽车后市场配件检测认证经验为案例;细致讲解了协会如何协助产业开展检测认证,如何帮助厂商尽快进入市场;演示了试点企业申请表,对协会群体品牌“CAMRAS”创建的意义、方式、管理思路及推广模式、运作方法、横向协作等进行交流。
    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林翠霞主任《全球统一编码与标识促进汽车维修行业的规范发展》的报告,阐述了全球统一标识系统在汽配维修行业的应用细则及实例解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品条码管理办法》对汽车零部件及配件的要求为例说明。
    对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简称GS1系统)在汽配维修行业的应用及编码体系构成,甚至国标送审稿、汽车维修、流通企业的编码规则;GS1系统成员注册及位置码申请流程都做了详细说明。
    “配件生产企业组”分论坛,与会者也对十部委的《指导意见》和配件统一编码、认证,进行集中探讨。
    专家的讲解,详细的提出了下一步落实《指导意见》的想法和思路,对于参与的自愿性及市场化运作得以明确,对于打破垄断,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目的和趋势得到与会者的肯定。不过,打破垄断势必还会存在一段较力的过程。
    销售、服务模式的转型与创
    新本次年会上,“商用车、发动机企业组”、“配件生产企业组”、“配件流通企业组”、“汽配市场组”的分论坛,无一不提到了销售、服务模式的转型与创新。
    对于商用车后市场而言,随着国民经济运行的新常态化,商用车行业需求平缓、环保升级、技术进步、黄标车加速淘汰,使后市场配件消费出现全面下降态势。对于经销商而言倍感压力,但同时,市场上还是出现了几个逆势增长的典型代表。
    在“配件流通企业组”分论坛上,杭州百城、安徽大成等企业,与大家分享了在销售和服务模式上的大胆探索与创新。
    经销商可能转成物流配送,连锁店可能转为物流配送等创新模式均被提及。转型时期,企业间的合作与整合目前已经在行业慢慢体现。据商用车与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