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 +86 025 85783777

行业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查看详情
上汽、江淮回应大众“调整股比”
发布时间:2019-03-19 18:39:09    点击数:

 上汽、江淮回应大众“调整股比”
打响中国最大合资车企保卫战   
   

一场中国最大规模的合资车企保卫战正式打响。
 

今日,上汽集团就大众集团欲调整股比一事发表声明称,对大众集团未经事先沟通单方面表态表示遗憾,上汽大众股东双方拥有同等重要话语权。

 

20190319064022581.jpg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安进也在近日座谈会上就合资企业股比调整做出表态,“一切听从国家政策来确定。”

显然,大众欲提升在华合资企业股比的表态,引发了中方合作伙伴的深度关切,一场中国最大规模的合资车企保卫战,正式打响。

然而,当机会出现的时候,对于任何一家有智慧的企业来说,都会毫不犹豫地抓住它。

当中国汽车行业合资股比放开的大门被推开后,没有哪一家外资企业会大意到要忽略和错过这个政策机遇。

尤其对于已经在中国深耕三十年的德国大众。

慕尼黑的竞争对手率先拿到了突破合资股比限制的钥匙,这让号称“最懂中国”的狼堡的管理层们压力倍增。

 20190319064033842.jpg

于是,在3月12日的德国大众集团年会上,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迪斯在回应记者提问时正式表态,“关于合资股比,大众集团正在评估这方面的可能性,希望在2019年下半年,或2020年早些时候,可以和中国合作伙伴共同宣布我们在中国市场未来发展以及与股比相关的最新决定。”

这一表态,让人感到狼来了。

毕竟,大众是中国市场销量最高的外资品牌,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常年霸占乘用车市场前两位。大众集团也是在中国市场奋斗时间最长,合作伙伴最多的外资汽车巨头。

三十年来,大众集团和中国汽车市场以及中国的伙伴共同成长,并相互成就。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大众希望获取更大利益的野心。

大众的动作相当迅速。据悉,大众方面已经同江淮汽车进行了意向性探讨和沟通。

江淮大众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企业,去年11月,江淮与大众签署协议,将于2021年前,引进西雅特品牌,并共同进行电动化开发。

而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方面对股比调整也极为敏感。由于大众集团可能调整合资企业股比的意向,甚至正在影响奥迪与一汽和上汽双伙伴计划的推进。

奥迪公司负责中国业务的董事宋寅哲表示,“正在重新评估与中国合资企业的合作关系。”可见,上汽奥迪可能成为大众提升在华企业股比的一个重要筹码。

中方合资伙伴显然也不会束手就擒,各方博弈就此拉开帷幕。

 20190319064044357.jpg

也就在近日,华晨汽车董事长祁玉民做客央视对话节目,首度公开了与宝马进行股比谈判的细节。他提出了三个谈判要点。

第一,要保证股东双方利益。在股比调整之后,要保证股东方都能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第二,要获取更多技术投资。为了扩大25%的股份,宝马集团除了要付出现金购买股份之外,还承诺对合资企业在电动化方面进一步进行巨额投资。并将沈阳基地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

第三,要支持中方自主品牌发展。要通过合资企业,实现自主品牌的技术发展和振兴。

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华晨虽然被资本市场看空,也没少挨骂,但祁玉民仍在被动中为华晨争取各种利益。

对于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来说,华晨宝马案例的参考价值并不大。毕竟,在这两家中国最大的合资车企中,中方在企业发展、市场开拓、产品研发上都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其背后的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也均是国内顶级的汽车集团。在合资企业中,其地位与华晨、江淮不可同日而语,中外双方拥有同等重要的话语权。甚至,一汽在一汽-大众中的股份还要更高一些。

 20190319064057156.jpg

而江淮汽车在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前段时间,安进董事长特意陪同迪斯参观了江淮与蔚来合作的高端制造基地,以展示江淮在高端制造方面的实力。

其实,江淮目前的首要任务,并非是坚守50%的股比不放。而是如何让江淮大众尽快开花结果,并从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对江淮自主品牌进行反哺。

如果以江淮的长远利益为考量,或许,灵活的处理股比份额,反而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比如,大众方面已经宣布对外开放其纯电动车MEB平台的授权,如果江淮借此机会,能够得到大众最先进的MEB平台,并由此开发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车型,何乐不为?

而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股比调整,可能相对会复杂的多。不管是中方还是外方,都会慎之又慎,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

目前,在一汽-大众中,大众集团外方的股份仅占40%。如果大众要提升其在一汽-大众中的股比,奥迪必然会被当作一个重要的筹码。从目前大众及奥迪的表态看,加强与一汽-大众的合作关系是其目前阶段的重点。

上汽大众亦是如此。奥迪必然会成为谈判中的重点。去年6月,奥迪已经获得了上汽大众1%的股份,并且在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开工仪式上,上汽方面明确表示,这个新能源工厂将生产奥迪品牌电动车。这被看作,上汽奥迪的明确落地。不过,现在奥迪的态度似乎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奥迪方面的表态相当谨慎,宋寅哲在回应相关问题时谈到,“这不取决于我们自己,要跟各个利益相关方协商一致。现在还没到最终做决定的时候。”

最近两年,大众汽车集团深陷柴油排放事件中,加上去年WLTP排放测试新规的影响,财务压力空前巨大。在去年,大众集团旗下品牌中,仅有西雅特保持了经营利润率的上升,其余品牌均为下降或持平。

如果能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提升股比,并最终实现业绩并表,对于大众集团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而对于大众在中国的三位伙伴来说,在顺应国家政策的方向下,如何保证企业自身利益,并能利用开放政策,获得全球发展的机会,更考验中国车企的眼光和格局。

至于结果,要看大众、奥迪、一汽、上汽和江淮在其中的权衡之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