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新华网
今年“618”电商大促期间,除了零售线上线下结合,物流服务的比拼也成为看点之一。在传统的快递上门之外,各种形式的代收点、智能快递柜以及直接到户的信包箱都在蓬勃发展中。“新物种”的涌现,将不断缩短包裹与用户的最后“100米”距离。
近日,在上海闵行区的马桥西街社区,工人们正忙着将一组组标有“私家驿站”字样的智能信包箱在居民楼楼底安装。智能信包箱的外形看起来与智能快递柜类似,但两者最大的不同是,智能信包箱是直接到户的,每个箱子对应一个家庭用户,且收件服务免费。
类似于智能信包箱这样的快递末端设施,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提出,创新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方式,明确智能快件箱、快递末端综合服务场所的公共属性。2018年全国邮政管理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智能快件箱(信包箱)箱递率要再提高2个百分点。
记者采访发现,随着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各方的努力,快递末端服务正在呈现以下趋势:
——越来越智能化、无人化。除了智能信包箱,今年5月菜鸟网络也发布了放在用户门前的智能快递箱——菜鸟小盒,用户可通过淘宝、支付宝等手机客户端点击开箱,不用为家里无人收快递而苦恼。
——越来越规范化。快递末端服务设施具有公共属性,需要纳入监管的范畴之内,避免无序竞争。国家邮政局近期发布的《快递末端网点备案暂行规定》提出,为了规范快递末端网点管理,促进快递服务便捷惠民,要求快递末端网点自开办之日起20日内,向所在地省级以下邮政管理机构备案。
——越来越注重隐私保护。小小的快递包裹,承载着用户的地址、联系方式等多种信息,隐私保护是快递服务的必选项。除了快递公司推行“隐私面单”,快递末端服务也在开发新的隐私保护方式。“私家驿站”方面表示,正在运用定位技术、编码技术等,给每个智能信包箱设置独一无二的“邮箱ID”。未来快递员只要输入一串数字,就能准确投递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