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 +86 025 85783777

行业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查看详情
谁将抢占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制高点?
发布时间:2017-05-23 18:43:20    点击数:

  来源: 物流时代周刊  

无论是快递企业还是便利店、快递柜、提供“跑腿儿”服务的城配企业,他们各有各的发展特点,其发展模式也不大相同,但其最终目的都一样——抢占“最后一公里”需求的制高点。


随着消费者对同城配送效率要求的不断提升,由市场端引发的倒逼机制,让末端配送“硝烟再起”,前有快递企业、电商企业的布局,后有众包物流、外卖大军的“搅局”,关于同城“最后一公里”这块仍有待深入挖掘的市场,正成为“必争之地”。


“末端”的战略地位


近年来,业内一直有一个说法——“得末端者,得天下”,而德邦轮值CEO韩永彦也曾表示,未来的竞争将是“最后一公里”的竞争。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人口数量激增,小批量、多批次、多样化的配送需求日益旺盛。在此背景下,同城配送“最后一公里”也逐渐被重视。


目前,据相关城市数据显示,“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货物主要以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品为主。以北京为例,配送商品中70%为居民的日常必需品。可以说,“最后一公里”配送与城市中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

交通运输部服务司货运与物流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最后一公里”配送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会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菜篮子”和“米袋子”。对于物流业来说,“最后一公里”也是直面消费者的关键环节之一,效率高低、服务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及业务的拓展。

有专家提出,当前同城“最后一公里”之所以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离不开当下市场端的需求。首先,以大家经常接触的农产品来说,当下,农产品物流运输成本一直处于较高的状态,而到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则会更高。

 


其次,由于网购热潮也延伸到了外卖领域,甚至到了同城快件8小时以内到达的速度。最后,由于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助力作用愈发凸显。


“最后一公里”配送是城市配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于城市功能的高效发挥具有一定的保障作用。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城市配送发展总体较为滞后,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配送方面,呈现出配送效率低、时效性差、准确性难以保障等问题,这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群众日渐高涨的配送需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抢占需求制高点

在许多一线城市,几乎每天都会有消费者提出在短时间内派送急件的物流配送需求。据闪送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闪送员在北京为200多万客户送过钥匙,在上海送过190万份文件,为上海市民节省了140万小时。

在物流业,同城配送也被称为“最后一公里物流”。根据所配送物品的类别大小,可以将同城配送划分为同城快递和同城货运两大类。当前,同城快递是增速最快的快递子行业,2016年前9个月同城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85.3亿元,同比增长41.4%。同城货运市场规模庞大,目前市场规模大约为1万亿元左右,但发展相对落后。


竞争无处不在


在传统的快递配送模式中,无论路程远近都需要将货物放到中转仓分拨然后再配送,具体模式为:接单—下单—收件—交件入仓—分拨—转运—分拨—快件出仓—派件。如果一个物品需要送到马路对面,按照快递模式去派送的话,这就需要从取货点送到快递网点,然后再回大仓进行分拨,随后再进行派送,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实际上浪费了许多时间,无法确保时效。

据悉,一些快递企业内部也会为客户提供“跑腿儿”服务,但是这一市场需求毕竟有限,很多快递企业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深耕这一领域但也从未放弃。

但对于很多采用众包物流模式的物流企业来说,他们恰恰是摆脱了传统模式,利用社会闲余资源,进一步精细这一部分市场。再以闪送为例,其最初的市场定位就是要做同城专人直送的平台,并在创立初期立足于提供品质可控的服务,这种服务的极致体验也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的青睐。

同城配送“最后一公里”环节在经历了O2O、众包等模式后,终于成为了又一个潜在的竞争市场模式,只是这个市场面对的是基数庞大且需求万变的C端,要如何把握这一机遇,值得身处其中的企业细细思量。但究其服务的本质来说,无论是资本的青睐还是需求的旺盛,都应把握服务这一本质。否则,市场空有需求,而自身却后劲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