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联系我们 +86 025 85783777

行业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查看详情
汽车后市场上的那些陷阱和商机
发布时间:2015-10-29 16:01:17    点击数:

汽车后市场上的那些陷阱和商机

原创 2015-10-29 李倩 商用车与零部件

       编者按:阿里巴巴和上汽集团联合设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用于互联网汽车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表示,要推进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高效物流”专项行动计划,鼓励和支持以市场为主体开展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出行与物流信息服务。汽车行业和互联网结合的越来越紧密。售后保险、汽车保养与维修、车主社交等诸多领域均需要汽车与互联网实现无缝对接,这些诞生于路上的机会吸引了知名创投们纷纷涌入这个领域。那么在汽车后市场的创业是否一帆风顺呢?有哪些陷阱和商机在路上呢?
       汽车后市场创业路上的那些陷阱
       最近资本市场变冷了之后,汽车后市场互联网领域中有曝出创业企业关闭或者转型的新闻。那么我们不得不反思哪些是项目运行中的陷阱?今后如何避免?
       首先比较大的陷阱,即所谓的高频打低频。在交通出行领域,滴滴成功之后要通吃整个出行领域。另外,停车或者是洗车的概念是比较高频的,但其实,恰恰这两个领域也是坑比较多的。因为高频到低频前提是服务得是标准化的服务,但是涉及到后市场的服务领域中有很多非标的、人工信任的过程。
       第二是疯狂补贴。去年滴滴的模式,用了补贴拉来用户,建立平台。在这其中有几个大的逻辑成立这个事情才有可能,一个是超强的自融能力,快的和滴滴脱颖而出因为背后有一个巨大的“干爹”支持他们烧钱,普通的企业是做不到的。现在的资本市场变了,很多投资人会考虑企业做怎么样,还会看有效用户留存,如果违背了经济价值规律的话是很大的问题。疯狂补贴更典型的是滴滴,他把市场圈起来之后,和快的合并,垄断了中国出行的行业。
       第三个,打掉中间环节,缩短交易链条。这是互联网的效率,汽车行业中最典型的是P2P的租车,以及二手车的交易。本质上这样的交易发生效率最高,但实际上沉下来看,往往会发现很多似是而非的现象,不管是P2P还是二手车交易,都有很多问题。比如二手车交易手续的办理,以及雇主的认知,这是不能用互联网替代的。往往会发生另外一个事,号称连接买家和卖家的平台,表面上看起来是打掉了中间环节,实际上就要看他们是否真的提升了效率。P2P租车也存在问题,首先,租车不是高频,其次,即使有大体系或者是严密的管理,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敢做高价车的租赁。把用户的好车放在你的平台上确保车辆的安全难度非常大。
       第四个,用户体验,节约用户时间。比如在在加油环节,我聊过几个加油的项目。他们认为,现在加油不方便,开进去要排队,一部分是前车加油要等着,还有一部分是有人加完要开发票,还有是付现金需要找零。现在做一个工具,第一看周围的加油站,第二是把加油的数量写好了。这样汽车到了之后,扫二维码微信支付就可以了,如此一来,加油之后发票也送出来了,可以提升体验。我一开始觉得这个事情非常高频,而且交易量非常大。但其实这件事情看着挺好,后来仔细一想不对,其实本质上来讲微信支付直接做更好。从高频的场景切入,是否可以延伸到其他的车后市场,车的服务还是很专业的事情,用户很难认知在这里加油了,也推荐朋友到这个平台上,或者洗车了就到你这里买保险,所以这个是比较大的坑。
       第五,轻重模式之争也是一个陷阱。有很多信息平台本身是刚需。另外,有很多做线上的汽车点评和导购,我们发现有很多问题。比如,线下的商铺本质上对自己的利益追求得最深,除非可以严格地控制用户体验,不然用户体验不好会来骂,如果很好,他就去了,用户就是找市场上信任的地方,所以这个模式很难留住。
       奔跑在互联网+路上的汽车后市场:巨大商机与真正的需求在哪里?
       第一是服务类。我把出行资源归服务类,因为它涉及到中间环节比如租车公司社会化资源。我个人认为出行资源是一个入口,因为它是一个社会化的需求,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资源撮合型的,撮合了司机和车主,整合社会化资源;另外一种是是自营资源型,光自营资源是解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出行资源的投资机会,是社会化需求,受众范围非常广,一二线城市高峰出行难。四线五线的城市达不到一二三线城市,这个行业的难点是准入政策和信用体系。      
       第二是商品服务类。这个投资比较看好,主要是养护维修、二手车交易、新车交易。养护维修方向涉及到线下传统门店,供应链方向主要涉及到汽车品牌,做这些传统行业的升级比较困难。二手车交易非常复杂,它的传统产业急需升级和改造,但难度很大。而新车交易的资源和做加油一样,这个资源主要是掌握在品牌上,不掌握在普通人手中,所以这一块做切入或者是互联网化的升级相对来讲比较困难,但是这三个方向从交易规模、产值、用户需求来看,是非常迫切和明显的。
       第三是金融类。一个是汽车保险,一个是汽车金融。
       汽车保险,需求群体是车主和保险公司。主要痛点是价格垄断和个性化需求。主要难点是风控体系如何做,但是基础数据和资源是匮乏的,这个行业的优势是刚需,发展潜力很巨大。
       关于汽车金融,需求群体是车主和经销商,主要痛点是个性化需求、风控体系和资金容量。行业优势是阳虚、行业规模大,发展潜力巨大,在汽车金融方面做得好的没有看到,这里的水分很多。
       第四是硬件类。和汽车保险相关、养护维修、出行相关的智能硬件最有投资价值。智能硬件可以解决一部分风控的问题,主要的痛点是安全价值。一方面,智能驾驶方面在中国也是刚刚起步;另一方面,能源稀缺,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基础设施的稀缺,需要基础设施的铺垫。在这方面可以为整个汽车产业升级提供硬件支撑,现在来看,投资机会不多,但是会越来越多。